第(2/3)页 “嗯,知道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?” 李毅摇摇头,注意到老人手边放着一个深蓝色账本。 谷老摘下老花镜,突然笑了:“鹏城招商引资大获成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,这事儿你干得漂亮,280亿港元的投资,相当于三个五年计划的外资总额,了不起啊。” “这都是鹏城那边同志们的功劳,我就是给他们牵个线而已,不值得一提。”李毅笑着说道。 说话的时候,他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。 李毅最怕这些老同志说教了,他本来一身反骨,但老同志们那种满是关怀的又严肃的表情,却让他既不想听又发作不得,总之有点应付不来。 “你小子少来这套。” 接着谷老敲敲桌子,继续说道:“我们虽然老了,但眼睛没瞎,谁的功劳还分的清楚,要是没有你的产业链招商方案和那些港商人脉,能有这成绩?” 说到这里,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李毅连忙递上茶杯。 谷老摆摆手,然后说道:“栽下梧桐树,引来金凤凰,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;人才蔚起,国运方兴。你提出的那个产业链招商着实妙啊,给全国的招商引资指明了道路,开了个好头!” “那啥...您老把我夸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,都是一些小聪明而已!”李毅笑着说道。 “什么小聪明,这是大智慧!” 接着谷老继续说道:“你那套产业链招商的理论,连紫禁城参事室都惊动了,现在上面正在对这个理论进行深入研究,这几天说不定就会有人找你聊这事儿,要是有时间的话,就不要拒绝。” “行,我知道怎么做了!”李毅点头道。 谷老连咳了几声,然后将手边那个深蓝色账本推到了李毅面前,同时说道:“先看看这个。” 李毅也不矫情,直接将账本拿了起来,还没打开,就被上面扉页上的一排烫金大字震住了——“华国财政部”的字样在台灯下闪着微光。 带着一丝好奇以及三分忐忑,李毅将账本儿打开了。 翻开第一页,呼吸顿时一滞—— 「1984年度国家债务核算(李毅部分)」 黄金抵外汇计划:扣除分红以及产业抵消,剩余债务184.7亿美元。 军贸采购垫付款:120亿美元 其他:美元3.2亿... 合计:美元309.42亿美元 “这...” “财政部的同志们核算了三遍,不会有错的。” 接着谷老点了支烟,然后说道:“扣除之前抵消的部分,国家现在还欠你309亿美元。” 李毅手指微微发抖,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垫付了不少钱,但没想到竟然累计到了如此天文数字。 谷老吐出一口烟圈:“你知道吗,按去年全国外汇收入算,不算利息,还清得30年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