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各有难处-《我的父亲是嘉靖》
第(2/3)页
没有滋味,但很解暑。
往常他们这些干活的工人们,可不敢有这种奢望。
“是啊,简直搞不懂殿下怎么想的,早知道有这种好日子,就得让殿下早一点来大同。”
另一人附和的接话道。
“唉!你们听说了吗?建昌县现在也是不得了。”
“怎么没有听说过,人家那些种莲藕的人,算是活出来了,平时便宜得不像话的莲藕,现在早就被高价收购一空,不要银子的,也可以用莲藕来换米。”
“谁说不是,据说还是三殿下经过建昌的时候,看那个地方的人太穷,这是特意要求二殿下照顾的。”
“要不咱们也回去种莲藕吧。”
“想什么呢?你家有地?还是有多余的劳力?”
“也是,我就好好地干几年工,看能不能买上两亩地,到那时就可以养老了。”
“我也这样想的,就看两位殿下,能够在大同住多久了。”
百姓们的谈论,总是最实际的。
吃穿住行。
朱载坖最先出手的就是如何让当地的特产,流通到更远的地方。
别看大同离京师很近。
可当地的某些东西已经泛滥得不值钱了,依旧运送不出去。
所以修路,又成了头号问题。
每个县城负责一段,算好花费的银两,直接派人去当地招工。
“殿下,算出来了,大同府治大同县,辖浑源、应、朔、蔚四州,大同、怀仁、马邑、山阴、广灵、灵丘、广昌七县,每个县之间的道路总花费在五百三十万两银子左右。”
徐渭埋首苦算,经过了十来天的时间,总算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。
“这么多?”
朱载坖吃惊地问道。
“修路从来都是体力活,材料不怎么值钱,付出的大多都是劳力,咱们是要给工钱的,不算是徭役,而且伙食方面咱们也有补贴。”
徐渭自己都很吃惊。
按照殿下给出来的方案,差不多要花出去整个大明,两个月的税收总和。
“现在咱们手上还有多少银子可用?”
朱载坖仔细地看了一遍,账册。
其中材料占比不多,最多的就是粮食支出和人工费用,哪怕是用了新式的马车来搞运输以此来节省人力,加快修建速度。
也依旧要半年时间才能够完工。
期间,还不能有刮风下雨。
不然每延误一天的工期,损失也得算上。
“十五万两。”
第(2/3)页